阅读新闻

1996--2000年股票收藏回顾

[日期:2008-01-11] 来源:  作者:上海愚公 [字体: ]

1996--2000年股票收藏回顾
中国人正式发行股票的时间经考证在1880年前后,当时,清代洋务派发起创立轮船招商局,仿照西方国家的形式组成股份公司,发行股票向社会公开招股,筹集资金。诞生了中国历史上最早的股票。民国时期随着中国民族资本企业的发展,股票成为民族资本家筹集资金,壮大实力的重要手段,市场交易活跃。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共产党及其领导的民主政府在革命根据地也发行过各种债券、股票和代价券等。新中国成立时期,中央人民政府曾经发行国家经济建设公债,一些投资公司也发行过股票。1956年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股票筹资基本退出工商企业领域。到了20世纪80年代,中国实行改革开放,经济发展,股市恢复,为股票收藏奠定了基础。尤其是国家领导人邓小平、朱镕基先后把“小飞乐”、“电真空”股票作为礼物赠给外国贵宾收藏的新闻,激活了中国股市和股票收藏。不久,在全国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发行了100多种股票认购证(中签表),中签表购买上市公司股票,以此筹集资金,加快经济建设。这些股票是中国证券史、股票收藏发展的产物的见证。1994年随着证券交易的无纸化,纸质股票完成了历史使命,退出证券市场,成为一种断代的文物,老股票和早期上市公司的股票收藏渐成热点,由此出现了最早的股票、股票认购证收藏,并涌现出一些股票证券爱好者和收藏群体。

  1996年底,江苏几位收藏爱好者利用原先收藏邮品、古玩等基础,联络上海、杭州等地收藏爱好者在苏州市文化宫领导支持下,发起成立苏州股证联谊会。联谊会通过编辑发行《中华股证收藏》民刊,举办股证知识有奖竞赛,在苏州文庙开设交流市场等一系列活动,迅速影响到全国各地。各种民间股证组织、刊物先后、创办。无锡陈海兴写出了几十篇报道收藏的文章;广西柳歌主编出版了彩色《证券文物收藏》民刊;上海太原路钱币市场出现了沈雪钧等最早经营老股票的摊点。股票收藏在中国兴起后,行情迅速上涨,清朝股票升幅最快达千元左右,民国股票已近百元。1999年初,辽宁文化艺术品公司首次将股票纳入拍卖之列,沈阳李伟收藏的电子真空、大东方、黄河机电3枚股票,分别以1000元、400元、800元拍出。股票证券拍卖活动也在北京、上海、南京等地应运而生,使股票收藏进入发展期。

  中国股证文化随着股票收藏的兴起而发展。上海证券交易所在原上海交易所旧址成立了黄浦证券会馆,北京中国革命博物馆开设股票陈列馆,深圳交易所决定设立证券博览中心。苏州股票收藏家申报”大世界基尼斯之最“记录首获成功后。申报记录不断被刷新,内容增多。两年后已达6万人8项。1998年10月,中国收藏家协会证券专业委员会成立。1998年底,以赵善荣、张宏杰、于捷为代表的股票收藏家携藏品参加由中国收藏家协会举办的中国百年证券收藏展,在北京引起轰动。有的股票收藏家还被北京大学聘为特约研究员,走上北大讲坛,宣传弘扬股票证券文化,1999年4月,深圳证券交易所举办中国证券世纪回顾展,共展出900多张清朝以来的证券实物。《收藏》杂志等报刊也适时推出了《清代股票的时代特征》、《中国股票防伪初探》等一批股票收藏研究文章,被收藏界、金融界、学术界争相传播。1997年底,经上市公司授权,由上海证券报、上海印刷厂联合发行的“老八股”珍藏册,在全国热销。1999年上海复旦大学出版设投资百万元,发行《中国老股票绝版书。国家文物局局长张文彬为该书提写书名,著名经济学家厉以宁在为该书所写的序中说:“把老股票的历史告诉广大读者,对于推进以市场经济体制为目标的改革能够起着积极的作用。”一批股票收藏著作和论文相继问世。这些都有力地促进了股票收藏的发展,同时人们的收藏理念在逐步成熟,对收藏价值从多方面把握的能力在不断增强。由于金融证券收藏的自身价值是在不断发现和认同过程中向前发展的,所以,老股票升值潜力大,现代证券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中国目前有几十万证券投资者,股票证券品的潜在收藏群体十分广泛。中国股票的特殊地位吸引了众多收藏爱好者参与。

 

上海愚公转载



阅读:
录入:

评论 】 【 推荐 】 【 打印
上一篇:收评:银行股力挺沪指涨28点盘中破5500关
下一篇:《中华人民共和国上市公司实物股票地区收藏册》礼品行情
相关新闻      
本文评论       全部评论
发表评论


点评: 字数
姓名:

  • 尊重网上道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 本站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 本站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您的评论
  • 参与本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