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者见到某些邮刊的介绍文章,将1960年6月1日发行的特38《金鱼》称为新中国第一套动物邮票,这显然是错误的。为此笔者特上网一搜,结果与文章相同。显然,互联网信息的影响力不可小觑。为什么说是错误的,笔者且做如下分析:

从广义上讲,只要邮票上出现动物形象,就可以纳入动物邮票的范畴,这是有效信息,是动物专题邮集可用素材的来源。比如,世界第一枚“蝴蝶”邮票,就是因为1891年夏威夷发行的这枚邮票上,利留卡拉尼女王头上的一枚蝴蝶饰品得以成就“第一”的。
再从狭义上分析,当邮票发行主题明确为“某某”具体动物时,如特38《金鱼》、特48《丹顶鹤》等,可谓“纯”动物邮票,但在介绍其文章的标题中必须加以限制,如新中国第一套动物主(专)题邮票,不能简单概括为“新中国第一套动物邮票”。否则,《保卫世界和平》(一组)(二组)(三组)及纪18《庆祝亚洲及太平洋区域和平会议》等邮票中的和平鸽也是动物,且比《金鱼》的发行时间早很多。
回到主题,即便从狭义上分析,1958年4月15日发行的特22《中国古生物》邮票(见图),展示了我国3种古代生物品种,这显然属于动物邮票的范畴。因此,《金鱼》并非“第一”,这套《中国古生物》才是新中国第一套动物主(专)题邮票。
由此,我们的邮文作者在撰写集邮文章时,尤其是涉及“之最”的内容,一定要多加研究,多方考证,谨慎下笔,以防失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