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北京1月11日电(记者张舵 武勇)一家在中国成立仅8个月的美资公司日前宣布,它们致力于成为全球最大的中国影像作品的经销商。在中国人追捧艺术品的热潮中,中国影像作品的市场潜力已经引起了国际投资人的关注。
这家名叫影像国际集团的公司由美国国际数据集团(IDG)和美国海纳投资基金(SIG)等国际一流投资人联合投资。据悉,像IDG这样的国际著名风险投资进入影像收藏市场在全球来看还是第一次。
IDG合伙人李建光说,摄影照片在中国拥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其中必定蕴涵着巨大的艺术市场,我们看好的是这些影像艺术品未来的收藏和投资价值。
据了解,本周,影像国际和中国120位摄影专业人士签订了协议,独家代理他们的摄影作品。“我们将为他们提供专业的经纪服务,让他们和国内外市场对接,包括为他们办展览、出作品集、开办艺术沙龙等。”影像国际董事局主席薛蛮子说。
按照计划,影像国际将在今年启动一系列拓展工作,包括建立中国第一个专业的影像艺术博物馆,建立中国第一个收藏级影像艺术品制作中心等。而在几天前,其已经开通了一个集搜索、交易和管理功能为一体的在线影像艺术图片库。
影像国际的重要投资方、美国海纳投资基金会亚洲总裁龚挺说,“在中国,影像作品的历史价值、艺术价值已经得到了认可,现在是到了它的市场价值被挖掘的时候了。”
新华社北京11月28日专电(田莉莉)华辰2006年秋季拍卖会推出的国内首个影像作品拍卖专场日前落下帷幕。132件拍品最终成交81件,总成交额为240多万元,大部分拍品超出原来的预估价。拍卖前备受关注的《希望工程——大眼睛》最后以30.8万元成交,成为影像作品专场成交价最高的单幅作品。
从拍卖会结果可以看出,纪实性影像作品颇受国内藏家青睐。袁毅平拍摄于1961年的《东方红》起拍价为4000元,经过数十回合的竞拍,最终以4万元落槌,加上10%的佣金,最终价格为4.4万元。翁乃强的《回放之一》,经过十几轮角逐,最终以22.55万元成交。著名摄影家侯波、徐肖冰此次入拍的10件作品,均以超出估价数倍的价格成交。摄影家徐勇的《雨中胡同》则最终以11万元成交。
华辰拍卖有限公司总经理甘学军介绍说,当天拍卖的130多幅影像作品中,以记载重要历史事件、社会变迁的纪实性影像作品居多。因为国内收藏家比较注重照片内容的历史意义,记录历史题材或时代的作品更容易被认可。